第四十二章 围剿崔家-《大唐逆天子》


    第(3/3)页

    “做局,做什么局?”

    郑仁同这次来,不仅是为了看看自己这个刚当上太子的亲外甥,而且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五月底,大宗货物暴涨,郑家自然也参与进了其中,李承道知道郑家和其余几家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不打草惊蛇,在动手前,并没有向郑家透露半点消息,所以当时郑家觉得风云变幻,也学着崔家一样,大肆囤积大宗货物,像粮食,铁矿石,焦炭,盐,茶等等,手上也不少。

    现在,在李承道有意识地操盘下,启动三千万贯,两倍于大唐税收的超大资金规模做空各大宗货物,整个大宗货物盘子已是岌岌可危,危如累卵,随时有崩盘的迹象。

    而粮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现在荥阳郑氏掌舵的乃是北祖房的郑元寿和南祖房的郑善果两位老祖宗,两人在隋末时就官居三品,后来降唐后,立马被李渊拉拢进入高层,郑元寿官拜太常卿,正三品,郑善果迁检校大理卿兼刑部尚书,乃是不择不可的实权大臣。

    这下到了关键之处,郑善果的母亲出自清河崔家,虽然早已去世,但崔家和郑善果这一房的关系可是还在,前几天崔宏找上门来,准备联合郑家,一起清场长安的粮食,把粮价挺在三十贯以上,以免损失太大。

    这其实也符合郑家以及其他几家的利益。

    郑善果是知道李承道降粮价的决心的。

    粮贱伤农,人家刚当上太子,就拿出杂交水稻的祥瑞降低粮价,让那些贱民不得不破产卖田。然后又是废均田制,又是允许自由买卖,政策都给你铺好,这已经是给你七宗五姓以及各大家族天大的面子了。

    现在你崔家不念着新太子的好,反而要在这节骨眼上与新太子作对,来个既要土地兼并,又要粮价不跌,岂不是蹬鼻子上脸,哪里是把李承道放在眼里了。。

    损失些钱财有多大关系,人家新太子都把土地兼并这块大肥肉送到大家口中了,你这还不满足?

    但说千道万,崔家和郑家的关系太深,郑善果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派和李承道关系最好的郑仁同过来,准备看看李承道的意思,再做决定。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