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一边吃一边说:“你先去睡吧。不用等我。 我今晚还有的熬呢。 我派了人去那些乡绅富户家收钱收粮,我得等他们回来,再核对好钱粮的数目,亲眼看着它们入库才行。” 夫人心疼地看了看赵文昌,怕他累坏了。 赵文昌笑着说道:“别这样,有的忙是好事,只要清江县不再有灾民饿死,我熬几个夜算什么? 我甘之如饴。” 听他这么说,夫人又看向他,眼里的心疼变成了骄傲与崇拜。 她没有看错人,她的夫君啊,哪怕十几年来官越做越小,也还有一腔热血,一片赤诚,愿为百姓赴汤蹈火,发光发热…… 当晚,赵文昌一直忙到天亮才合眼,辰时三刻,他又强打着精神爬了起来,交代了一大堆事情下去。 片刻之后,官差们拿着锣、拿着鼓,去了各个村子,传递着县令大人的最新指示。 “明日起,城门处将设立十个粥棚,受灾民众可凭户籍簿和身份小竹牌,于每日晌午时分,去城门处领取救济粮……” 官差们绕着村子喊了一圈,又找到各村里正,告诉他们,今日申时,县令大人将在户曹署主持发放冬小麦的种子。 让里正们统计好各村还剩多少户人家,多少口人,这些人分别拥有多少田地,又有多少田地失去了主人、无人耕种…… 让他们统计好这些相关信息之后,拿着凭证,准时去户曹署领取粮种,过时不候。 官差走了没多久,杏林村里正就带着一盒红色的印泥来到了方家村。 他找到姜二丫,让她拿出她和她爹的身份小竹牌,将小竹牌沾上印泥,在一张白纸上留下两个纹路清晰的印记。 姜二丫看着那两个印记,心道,这就是大庆国的身份证复印件了吧? 里正解释道:“这就是去户曹署领取粮种的凭证。虽然咱们村的人都已经种上了你家给的小麦种子,不需要再往地里撒种子了。 但该咱们领的粮种,咱们还是要领回来的,领回来可以当口粮吃。” 姜二丫点了点头,准备带着傻星去杏林村的新房前给菜园子除草。 这是她抽中的今日份日常任务。 里正叫住了她,“二丫,你下午能不能和我们一起去?我怕回来的路上,有人会盯上咱们领的粮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