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神魂仙君 第二十一节 烽烟(十七)-《惊仙》


    第(2/3)页

    纵使他步惊仙凭借飞翔之能每天出去破毁燕国器械,那也要一两个月才有作用。殉道军在孤峰上的粮食根本撑不过半个月。

    然而眼前情景只有联燕抗楚和联楚抗燕两个选择。

    联合燕国最有可能成功,也不怕殉道军不会服从。然而如此一来,等于为求让殉道军能够生存而破坏迅速一统的可能,魏国灭亡后齐国蠢蠢欲动,假如燕国不能亡,日后局势发展会大利于郑国。

    楚不能灭燕,则收获不足。一旦楚国被迫罢兵,郑国的势力则独傲天下,楚、燕仇恨连绵日久,必将拖累的楚国不能伐陈。郑国将能从容对付周国,势必压制的周国再难伸展手脚。

    ‘宁可殉道军灭亡也不能因此阻碍未来大事,或许又需要请那仙人出来说话……’

    最好的选择应该是联合楚国打燕国。然而此事看似容易,实则困难重重。

    首先楚高歌接受提议的可能性极低,他部属许久,如今快等到一举灭燕的时机,根本不需要借助神魂军的战力。其次楚高歌本有意坐看殉道军灭亡,根本不会救助未来的大敌。

    纵使果然联合成功,燕国的殉道军将来也几乎没有可能生存。

    燕国灭亡时,楚军必灭殉道军无疑。而殉道军无处可逃,更不可能在楚军的打击下自给自足的生存下去。燕国地势复杂,仅仅靠一两座城池不足以生存是一个问题,任何一座城市如果没有外援力量,都会更容易被敌人切断包围,擅长用器械作战的特点又让被动死守城池与等死无异。

    步惊仙思来想去,最后也没有更好的主意。眼前只有设法先说服楚国愿意相助才能摆脱危急。

    燕国灭亡时如果策划得当,让殉道军开赴至与郑国相邻的地界并不难实现。

    到时如何设法让郑军不攻殉道军就是唯一的生机。此事虽然难,但相较于设法让楚国不攻殉道军而言,却简单又现实的多了。

    次日,步惊仙当众说出主意。

    殉道军未曾遭到楚国攻击,虽然同样视楚国为者,但魏国时有步惊仙与郑国联合的先例,殉道军都没有强烈的排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