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堑壕战-《启复汉》
第(3/3)页
“是的,我带领第三旅三墩镇拖住南赵军,你率领第二旅向西,攻高邮,夺取北澄子河上游的水坝,凿宽出水口,让北澄子河涨水。”孙立说道。
“北澄子河流量不大,只是为了河流两岸的水稻种植浇灌所需,河水流量在上游新开湖那里有水坝控制。”参谋介绍道。
季汉章武元年(开元2918年),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季汉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季汉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季汉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季汉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季汉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夷陵之战(猇亭之战)汉败吴胜的结果。
大型堑壕工事,通常是步兵集团为巩固战线,根据地形特点挖掘的线状或网状壕沟用于驻兵防守和反冲锋,一般还配备瞭望或侦查警戒设施、指挥所、火力支援和支撑点、伪装掩护设备、隐蔽所、通信设备、交通和医疗设施等形成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这个水坝很重要了。”刘信均明白了过来。
这个时代,应该还没有作战意志这么强大的军队。
“没错。”
第三旅开始在三墩镇外进攻南赵的堑壕阵,南赵的堑壕阵由于缺乏经验,还处于非常简陋的状态,只有简单的壕沟,让南赵士兵能够躲在里面,避免被火枪子弹直接射击到。
三国时期,几十年战乱,在历史上铸就了许多有名有姓的英雄,可这长达几十年的乱世,汉人人口从五千万锐减至八百万,也未后来的五胡乱华埋下了根子。
战争就是如此,没有谁能避得开。
农田村庄被水漫了,地势平坦,人还能躲得开。堑壕就不行了,成了天然的蓄水沟,整个堑壕阵中藏匿的南赵军兵全都被逼了出来。
三墩镇的南赵军全都暴露在了兴汉盟火炮(火枪)的炮口(枪口)下。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