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要是下属的营旗被缴获,这就是一个妥妥的污点了。 陈钧交代李武界将营旗塞进背包中,藏起来,便不再考虑这些事情。 重新将目光投到作战上。 。。。。。。。。 而此时的战场上。 压根不需要借助,高空无人机红外线功能拍摄。 因为整个夜空都被战火烧透。 眩目的单兵导弹,照明弹,枪榴弹,火炮,穿甲弹,轻重机枪,将整个战场都打冒烟了。 战火燎原,激烈而又疯狂。 红军想要撤离战场拉开距离以便修整,可蓝军怎么可能给他们修整的机会。 大军厮杀,超过十公里的战场上到处都是重装对决。 10月4日,凌晨一点。 久攻没有太大进展的情况下,根本不用指挥部下发指令,何胖子便集合四个营仅剩的22辆主战坦克,组成加强连。 在红军撤退的前路上,发射铺天盖地的烟雾弹,安排加强连分散,借助红军撤退受阻的空挡。 强行插入整个红军集群。 双方再度恢复到缠斗,战场纵横驰骋,节奏激烈到最顶点。 到处被烟雾笼罩,在这种情况下,蓝军加强连强行突进。 导致红军火力,压根分不清谁是敌人,谁是自己人。 反而是蓝军加强连,突进战场后,安排三辆一组,机动环绕游射。 充分发挥古代骑兵打步兵方阵的战术,在人家红军撤退的洪流中。 敞开了火力打。 红军通讯虽说没被干扰,但他们撤退时是从四面八方突围,火力重合一处,很多建制被打残了。 战损比例相当的惊人。 等到凌晨两点。 红军的颓势越来越明显,战场拉的太大,后勤损耗没有办法弥补,败相已经开始逐渐显现。 “哎,通讯链断裂,致命的信息差啊。” 陈钧站在指挥终端前,他看着战场上的形势,微微摇头。 如果红军的后勤还能持续供给,那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没那么容易围猎红军。 被他们坚持到天亮,说不定还能找到机会拉开战线。 236旅有多难打,陈钧已经见识过了。 可现在。 红军战场主力分散太过严重,班组和连队之间通讯断裂,后勤本就跟不上,如今更是补充不及时。 很多敌军战车是被硬生生耗死在原地。 “老方!!” “到!” “计算下敌军后勤损耗。” “是。” 老方是179旅参谋团的一员,负责的也是后勤这块工作。 得到指令后,方参谋根据终端图像拍摄到的信息,以及己方淘汰掉敌军的战场数据,做了下综合对比后。 这才大声汇报道:“报告参谋长,红军目前所剩战车大概还有160辆,其中二十四辆步战车,12辆主战重坦,四十七辆迫榴炮车,十二辆榴弹炮车,其余大多只剩各类型工程器械,运输车和指挥车。” “依照31区到26区的距离,加上如今作战十几个小时,全旅火力递减补油,抛开红军战车中的油料存储,他们后勤车当中,应该不会超过五千升。” 五千升. 陈钧闻言,他抬头略微思量了一下,五千升大概是四吨,听起来似乎不少。 可对于作战的这些油老虎来说,四吨就跟见底差不多了。 他并没有怀疑老方的话。 毕竟,方参谋作为后勤处参谋,对全旅的固定标准非常了解。 结合红军的随军储存,加上出动前战车,油罐车满油出动,这个计算出来的误差也不会超过百分之五。 虽不能说特别准确,但也足以说明红军正式到了油尽灯枯的阶段了。 “好!” “命令各营,不惜一切代价进攻红军。” “天亮之前,彻底结束26区的战斗。” “是!!” 陈钧下完最后一道命令后就转身离开了指挥室,眼下的情况,除非是导演部强行命令停战。 或者说其他区域过来支援红军,否则236旅基本没有翻身的可能了。 有参谋团的人在那盯着,陈钧打算去休息休息。 毕竟,为了这次打赢236旅,他可是耗费了不少心力。 没必要再盯着了。 。。。。。。。。。。 凌晨三点。 战场上硝烟散尽,炮火声变得稀疏,正如蓝军老方计算的那样。 红军后勤,已经耗到油尽灯枯了。 突围出来的部队被打掉的七七八八,外围基本被蓝军消灭殆尽。 核心集群被攻破,辅助作战单元战损最为严重,机械维修,工兵,雷达,医疗更是被一锅端。 就连仅存的弹药车都被爆破。 只剩集群最中间的一部分火力,压根挡不住杀过来的蓝军集群。 红军还幸存的指挥官指挥着战士忙碌,利用战损装备,在周围组成环形工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