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车辆缓缓滑动,练兵基地内军歌嘹亮。 远处有不少西京的记者,还有民众,对着三辆入场的吉普车“啪啪啪”拍照。 半空中,十几架四旋翼无人机全方位的拍摄。 这家伙。 整得陈钧站在车上眼珠子都不敢乱转,只能炯炯有神的盯着前方。 因为作为曾经合成营的营长,他很清楚这些四旋翼军用无人机的拍摄清晰度有多厉害。 不过还好。 陈钧毕竟以前参加过阅兵,并且还担任过领队,很清楚神凝则神精,神精则有光的道理。 类似这种活动出场,学院下个月开学季必然会将这些场面,放给陆军边海防第一届的新生看。 陈钧可不想那些学弟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就是个眼珠子滴溜溜乱转的学长啊。 那就太毁形象了。 要知道,同一个人,一个是怒目圆睁,一个是眼神飘忽。 那带给人的感觉,所散发出来的气势,根本不一样。 这也是为啥国家级阅兵,要锻炼眼神,在面对摄像器材时目不转睛,甚至眼皮几分钟都不能眨一下的原因。 “敬礼!!” 终于,车辆来到第一个方队的跟前。 带队教官大吼出声,列队的学员齐齐抬手。 陈钧也跟着回礼。 在一声声“同学们辛苦了”,“首长辛苦”的慰问声中。 车队继续前行。 陈钧作为副总队不需要喊话,只是重复回礼的动作就行了。 但不知道是操控无人机的人,是故意的还是怎么着,车行一半时。 其中一架四旋翼无人机就悬停在陈钧跟前五六米的地方,这特么这么近的距离,跟怼到脸上都没啥区别了。 搞得陈钧后半程,那真是眨眼睛都要默数着秒数,不到三分钟就是再难受也坚决不眨。 终于,车队走完最后一个方队。 陈钧趁着低头下车的空挡,使劲的眨了十几下眼,缓解眼部的干涩。 而后又马不停蹄的跟着丰校长来到升旗台上。 学院的阅兵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后续还有少数民族舞蹈,以及大合唱的节目。 所以等陈钧来到升旗台后,基本没有坐下的时间。 很快又跟着一群老领导起身,看着一个个方队在教官带领下,踏着正步从跟前路过。 犹记得两年前时,陈钧是阅兵方队的领队,还是一个接受检阅的人。 而两年后,他站在升旗台上。 身份却发生了转变。 听着一声声中气十足的“向右—看”,听着“一,二”齐步变正步的口令。 听着“锵锵锵”的脚步声,礼乐声,以及远处民众的议论声。 要说陈钧这心中,没有一点感触,那还真不可能。 但感触最大的倒不是自己身份的转变,而是他从这一刻起,才切身感受到丰校长说的那些话。 国防的建设,需要一代又一代军人,前仆后继的投身军队,奉献力量。 以前的陈钧说实话,他没有这种觉悟,顶多是看着每年都有不少新兵入伍,有不少青年志愿参军。 有很多军事学院毕业的军官,前往不同的单位,一批批的投身国防事业。 以前这些在他眼里,只是正在发生的事情,他觉得这些参军的人都很有勇气,都跟他一样是战士。 但却从未有过欣慰,只有认同。 这可能是思想上的一种升华吧,也可能是站的位置不同,所感受到的情绪也不一样。 只有思想上升华,陈钧才会逐渐像那些老前辈一样,去考虑并且着手培养更多的共和国护剑人。 这就像是人突然开窍一般。 “小同志,我听说你现在是东部七十一军的旅参谋长?” 陈钧这边正在回忆着刚才一队队学员,那洋溢着青春不悔的眼神,从自己跟前路过的感受时。 旁边一名略显肥胖,穿着白色体恤,手中拿着小国旗的老人,突然笑呵呵的对他打招呼。 闻言,陈钧赶忙转头:“是,首长,我在合成179旅担任旅副参谋长。” “只不过因为职位调动,我管理着参谋部,职位还是副参谋长。” 陈钧如实的说着。 昨天中午丰校长才叮嘱他,千万别小看这帮已经退休的老领导,这些人都是以前在边防学院,或者说是在前身抗大毕业,亦或者中途学习过的人。 念着学院的恩情,这次千里迢迢的过来,如今哪怕是退休了,很多人的影响力也不是陈钧能比拟的。 甚至不是丰校长能够比拟。 陈钧自然熟记于心啊,校长给他争取的机会,傻子才会不当一回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