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脸坚毅的望着前方。 看着一个个跟陈钧几乎同等年纪的学员,正在紧张的迎接未来。 才能真正体会到,跟前的人,一路走来究竟有多么不易。 在此之前。 李海瑶虽说也有感触,但绝对没有此刻感受这么深。 毕竟出身不同,他们家里在各个领域厉害的后辈并不在少数。 这也导致她对于陈钧的能力,一直没有太过直观的理解。 只有对比,才会清楚。 两人站着闲聊的这会功夫,场上各个方队的检验工作已经就绪。 在学院领导的指挥下,列好的队伍开始有序的转身,朝着带有编号的运兵车奔跑。 队伍要出发了。 与此同时。 西京城的街道上,空军工程大学,武警工程大学,火箭军工程大学。 一辆又一辆运兵车出动。 好家伙,这大清早的,上班的人群还没到地方呢。 一辆辆运兵车,就成为了街道上最靓丽的景观。 西京作为军事学院集中地,陆军边防学院要改名的事情,对于当地人来说不是什么秘密。 毕竟这动不动的成群结队过来人,参观母校,还动不动的拉着队伍练兵,频繁出动军车。 当地部门肯定要配合好宣传工作啊。 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猜测。 陈钧坐在自己那辆老款的长丰猎豹后座,侧目看着外面街道上路过的居民,有人推着电动车站在路边,双手举着手机录像。 有人激动的打开视频,将摄像头对准路过的军车,似乎在手舞足蹈的介绍着什么。 但更多人,则是站在远处默默的看着,为运兵车让开道路。 清晨的繁华,在街道上展露的淋漓尽致。 在部队里面呆的时间太久了,这猛的看到街上这种熙熙攘攘的情形。 陈钧还真有些不大习惯。 但这份不习惯并没有维持多久。 伴随着车队陆陆续续出城,直奔终南山。 看着外面熟悉的景象,熟悉的路况,就连当年那片葡萄园都在,陈钧心头一阵感慨。 有时候,其实连他自己都很纳闷。 明明自己没有毕业多长时间,明明这些场景也仅仅过去几年的时间而已。 再次看到,却总让他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 好像过去了很久似的。 陈钧觉得这可能是最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最快,而部队也随之发展变快的缘故。 伴随着路越走越偏僻,远处终南山脉越来越清晰,陆院的练兵基地终于到了。 只不过跟以前新训时不同的是,当初陈钧过来这里,整体环境上虽说也能够提供训练,但大多地方没有被翻新。 一眼望去,杂草丛生,一副破败荒凉之色。 只有部分建筑的外墙被重新粉刷,新旧交替,给他的印象很深。 如今却不同了。 当年的新训基地,如今已经被彻底推倒重建,那些临时搭建的宿舍房都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白色的宿舍楼。 记得当初刚过来新训时。 宿舍区的房子都坐落在杂草堆里,还有不少蛇虫鼠蚁之类的玩意。 加上地处山脚下的缘故,宿舍里哪怕是夏天都格外的潮湿,又闷又热。 现在,哪还有当年那幅破败的景象啊。 一栋栋现代军队建筑拔地而起。 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等等军事标语随处可见。 而宿舍楼对面的训练场,也被扩宽了好几倍,连塑胶跑道都安排上了,训练器材更是更换一新。 在训练场周围半空,大红灯笼吊着,灯笼底下一个又一个横幅飘下。 类似强军之路,永不止步,以创新引领打造强军先锋的标语,比比皆是。 陈钧从车上下来后,他看着整个新训基地的变化,自己都差点干懵了。 因为这里,已经没有他印象中的样子。 完全就是一个符合现代化部队训练的军营啊。 包括李海瑶,同样也是看得双眸一眨一眨的。 从她的表情不难看出,李海瑶也很诧异这里的变化。 毕竟这个新训基地,是她第一次见到陈钧的地方。 那年,她也只是国防科大大四实习生,还佩戴着一道杠学员军衔呢。 可是这第二次过来,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 “哈哈,你们两个小家伙是不是看愣了?” 就在陈钧和李海瑶两个人,就跟个好奇宝宝似的,四处张望,满目惊讶时。 身后突然传来副院长王占廷的声音。 “副院长好!!” 两人听到动静,急忙转身立正,敬礼!! “哈哈,不用客气。” 王占廷笑着回礼。 而后望着眼前的基地笑道:“大概是去年八月份吧,学院就已经收到消息,这次军改咱们学院也要接受改革。” “陈钧你们刚来学校时,那是12年,咱们那时候也是刚刚改革完毕,突然扩招才启用这里的基地。” “如今再次改革,丰校长就干脆联合其他几家军事学院,共同将这里打造成铸剑基地。” “寓意是铸造钢铁之剑,锻造强者之魂。” “可惜啊,我老了。” 王副院长说着,他叹了口气,神情间闪过一丝落寞,不过却被他掩饰的很好。 并没有被眼前这两个小辈所察觉。 “以后不能再替国家,替人民培养更多的戍边军人,还是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 “去吧,在这里多转转,看看,其他两个校区的队伍今天下午就能到。” “这次阅兵结束后,就回部队吧,那才是你能够施展身手的地方。” 王占廷说完,他顺势抬手拍了拍陈钧的肩膀,而后笑呵呵的离开了。 陈钧驻足目送,良久,都没有吭声。 因为他没什么能说的,有人在成长,就必然有人要退出。 国防就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呕心沥血的去建设,去强大。 只希望有朝一日。 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可以挺直腰板。 不再受敌人的威胁。 那一日,不会太久,那一天,终会到来。 。。。。。。。。 借着学员方队刚过来基地,需要安排宿舍,熟悉场地,用不上自己的时候。 陈钧带上李海瑶,在这个新的基地转悠了一大圈,算是享受了下难得的静谧时光。 陈钧虽说是副总队,要负责整个阅兵调配的任务。 但这毕竟,只是属于临时任命啊。 各学院的方队已经挑选完毕,就连训练都已经就绪了。 他的出现,顶多算是锦上添花而已。 简单感受下基地的变化之后。 陈钧将李武界安排到带队的教官宿舍,让这小子自由活动,只要别惹事,别故意在这里捣乱秩序。 也懒得管他。 至于李海瑶则是跟陈钧一起,安排到干部宿舍。 这次学院阅兵,规模虽说不大吧。 只是几个学院之间的一次实力展现而已。 但意义不同啊。 陆军边防学院以前毕业,并且在部队退休的干部,有不少都带着家属过来了。 作为曾经抗大第七分校,陆院的实力绝对不容小觑。 从这里毕业并退休的星星级干部,就有足足上百位之多。 而13号一上午的时间,从各地过来参加这次阅兵仪式的。 就有五十多位。 过来集合的各学院方队陈钧不用管,但这些老前辈,过来参加这次的阅兵仪式。 他这个副总队就必须要出面,跟着丰校长一起,迎接他们。 其实一开始,陈钧还真不太理解,为啥丰校长知道他过来之后,立刻点名要求他做这次的副总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