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又走了一段路,看到前面胡同两边摆了不少地摊。 中间来来往往的顾客也不少。 不过没有摆摊的多。 凌予姝知道,那两个守在路口的人,还肩负限流的任务。 刚才放她进来,也是有人出去的原因。 否则人一多,会有踩踏,如果说是真的老物件,怎么赔也是个事儿。 看到是个漂亮的小姑娘,摊主们颓靡的精神一振。 凌予姝就站在地摊的一头,只是粗粗一扫,就知道哪里有好货。 当然她也没想什么都买。 凌予姝先看一边的,一家家走过去。 看到感兴趣的,拿起来,问下价,感觉合适就当场买下了。 乱开价的,不管东西好坏,她直接放下就走。 就是后面摊主喊她,价格好商量,她也没得商量。 这倒是让另一边的摊主找准了这小姑娘的脾气。 所以凌予姝在另一边的地摊上买了不少东西。 对方怕喊的太虚高把人给吓跑了,感觉有赚头,自认不亏,把价报给凌予姝。 凌予姝买的也不都是真的老物件。 当个摆件也不贵的,买来图个高兴。 就像有些古书,明明是手抄本,但里面的内容有可取之处,买来也不亏。 凌予姝在一个摊位上看到有专卖木盒的。 之前胡同口碰到的那人,应该也是在这里买的。 “老板,这个怎么卖?”她指着一个半新不旧的箱子。 箱子差不多高五十,宽六十,两边有铜环。 这箱子,一看就是新做的,不会超过二十年。 摊主问道:“小姑娘,你买这箱子做什么用的?” “这箱子正好可以放我刚买的东西。”表明我就要个工具箱,别整高大上的,她不买。 “你要二十拿走。”摊主也是爽快人。 凌予姝指着摊子上一根链子,“这个怎么卖,我想把链子绑箱子上背,好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