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383章 人狼大战(3) 由于那里的藏羚羊实在是太好杀了,似乎怎么杀也杀不完,而且它们就在那里,根本不会跑,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将所有的人力都投入剖杀藏羚羊的行列。而人的好奇心是永远都无法满足的,为什么雪山中会有这么个地方?这里究竟是哪里,到底有多大?蓝蜘蛛的队伍里出现了两种声音,只有少数人坚持认为,埋头苦干,多杀多运,等攒够了钱,就去过舒服日子;大多数人想往草场中心深入,随着到那草场的次数越多,想去探个究竟的人也就越多。终于,那次他们备足了食物,只留下少数几个人确定方位、保持联系并继续杀羊,最强壮的成员都加入了那次远涉。 巴桑回忆起,他们出发时,人人都在笑闹,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厚重的行囊,标准的雪山装,一个个都威风凛凛,他们,都是最优秀的战士啊! 行走途中巴桑不记得了,但他回忆起,尽管做足了准备,在四五天后,队伍里还是出现了返回的声音。那莽莽草场,仿佛没个尽头,就算是长河落日、竹海松涛、浪卷千层雪,日复一日地看,也会厌倦的。那地方除了草和羊,仿佛没有别的东西了。 究竟走了多久,是先遇到人还是先遇到狼?怎么和……他们分开的呢?巴桑努力想了想,对了,最先遇到的,既不是人,也不是狼,而是一座古代的残破建筑。那建筑的样式……巴桑怎么也想不起来,记忆里来来去去,便只有倒悬空寺、生命之门等建筑,蓦然,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是了,那是噩梦的开始! 重要的回忆 在巴桑的记忆中,出现了几头蹒跚学步的狼崽子,是克尔度带回来的,他高兴地说,打死一头老母狼,捡到两个崽儿,这狼肉,和狗肉味道差不多,特别是乳狼,烤着吃味道才鲜美。当时还有喀拉、尼果、维康等人都在。 巴桑记得自己是准备尝狼肉的,刀已在手了。克尔度说他辛苦带着活的狼崽回来,就是为了保持肉质的鲜嫩,用刀杀味道不美,他将狼崽的头摁在水里,没一会儿就弄死了,然后又教大家削木棍穿插在狼崽身上用火燎烤,那香喷喷的烤狼肉,馋得人口舌生津。 就在他们准备开动却还没动口的时候,察瓦龙回来了,他神色慌张、磕磕巴巴地用含混不清的语气飞快地说着什么,巴桑大多没听清,唯一记得的就是他不断重复的那句:“狼来了!狼来了!”记得尼果还笑着说:“狼有啥可怕,一枪就撂翻,正好狼肉不够分。” 察瓦龙是去了哪里?巴桑想了想,是了,走到那个地方,他们就分作了两组,一组就地休息,一组去周围探探,察瓦龙是去探路的那组。 直到喀拉问起,他们的其余队员都到哪里去了,而察瓦龙惊恐万分地回答“死了!都死了!”的时候,大家才开始意识到事态的严重。 狼来了,这不可怕,可怕的是,每头狼都叼着人体的一部分,有头颅,有手脚,有躯干、骨骼和内脏,那些残破的衣物和皮肤,依稀还能辨认出是谁的。不记得是谁开的枪,总之惊恐中的蜘蛛们乱扫了一气,然后才发现,狼群只是丢下一地残肢,全都跑走了。看着一地支离破碎的同伴尸骨,蜘蛛们有的恐惧,有的痛哭,有的紧张。那时的巴桑他们,完全想不到狼群竟然深谙心理战,恐怖的种子已经撒下,在每个蜘蛛的心中生根发芽。这群经过特别训练的蜘蛛,虽然在前面的路途中也有负伤死去的同伴,可是从未见过这么多、这么惨的,而这一切,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等等,那些狼去哪里了?”巴桑在记忆中问自己,又想了想,是了,那个地方有半人高的草,有巨大的石块,有树,像热带丛林中高大得连阳光都遮蔽了的树。而且,那些石头,有很多都不像是自然形成的,是坍塌的石柱、石墙,还是石雕? 巴桑记不起那些石头的样子了,但那些狼的形象已经非常清晰地出现在他的记忆之中,灰黄的皮毛,湛碧的眼睛,高大的体型,闪电般的速度,幽灵般的出没。他们根本来不及为同伴悲伤,只见草丛中稍有摇晃,就有人像掉进陷阱般陷入草丛中,接着就是凄厉的惨号。惨叫声此起彼伏,等到子弹打过去,又没了声音,逼得蜘蛛们不得不靠在一起,做圆形防御,可是谁都没想到,头上突然降下大量同伴的内脏和尸体。他们实在想不明白,狼是怎么上树的,而且是怎么把同伴的尸体弄上树的。那些尸体,有碎成肉块的,还有活的,内脏被掏空了,一双眼睛还大大地鼓着,嘴一张一合,却“丫丫”地发不出声音来;因为没有肺,那手在抓紧,在颤抖。当那些死去的同伴抓着活着的同伴抽搐时,他们那些活着的同伴的神经终于崩溃了,蜘蛛们溃不成军,只想夺路而逃。从那天起,巴桑他们就踏上了那条血染的修罗之路。 如同记不起他们走了多少天才走到那死地一样,巴桑也记不起他们跑了多少天才离开那个灌木丛生的地方,他只记得,每天都有人死去,每天都有惨叫在周围响起。最可怕的是,不管他们怎么小心地防护,第二天天亮时,都可以看到前一天死去的同伴的尸体碎块出现在他们周围,仿佛在警告活着的蜘蛛,不管你们怎么逃,不管你们逃到哪里,都只有一死。 狼的攻击不分时间,不分地点,有时它们一两天也不杀人,有时它们会突然杀好几个。白天看不到狼在哪里,等看到时就是一声惨叫、一具尸体,这还好些;一旦到了夜里,那死神一样的黄光双眼,在远处如幽灵般飘荡,特别是在耗光了蜘蛛们的弹药后,那些幽光,就距离他们更近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