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心悦于她-《与君欢》
第(2/3)页
李通古肃然道:“太后的意思是,韦氏一族罪不可赦,合家五百口人,十四岁以上者腰斩,十四岁以下者迁边。”
按雍国律,该夷灭韦氏三族。
腰斩十四岁以上,十四岁以下迁往边境,已经算顾念旧情。
赵政沉默一刻,淡淡道:“韦相国对本朝也算有功,赐他鸩酒,参与谋划者绞刑,其余十四岁以上者徒,来泾水修渠吧。”
李通古和李温舟齐齐抬头,看向赵政。
饮鸩酒而死,算是赐给韦彰德体面;绞刑,便避免了腰斩后身首分离;徒,是指强制劳役,等同免除死罪。
想不到国君竟然能如此宽恕韦氏族人。
他以前,不是这样的。
李温舟还记得赵政当初继位时如何清洗那些倚老卖老的旧臣。
腰斩、车裂、枭首示众,整个都城上空都弥漫着血腥。
如今不过短短半年,陛下竟能仁厚至此了。
是什么改变了一个冷血寡情的人呢?
李通古遵旨起身,便拜别离开。刚退到营帐前,赵政忽然问道:“齐国使团离开都城了吗?”
“还没有,”李通古垂头道,“说是在同质子姜贲一起商量送哪位公主过来。”
九嵕山祭典后,赵政当着六国使团的面,让姜贲再挑姐姐送过来。
其余几国使团,下山后便纷纷离去。只有齐国的人脸皮厚,继续赖在都城使馆中。一个个吃得肠肥脑满越来越胖,除了高谈阔论,也没见做什么事。
李通古在心中摇了摇头。
似乎只要跟齐国有关,就特别不顺利。
“把他们赶走,”赵政沉声道,“联姻的事,交给姜贲亲自去办吧。”
李通古面露惊讶,疑惑道:“陛下的意思,是放姜贲回去?”
如今陛下亲政,许多事不再同大臣商议,当机立断便吩咐他们去做。但放归质子的事毕竟不小,若在往日,会在朝中论辩数日才下定论。
没想到陛下亲口下旨了。
“对,”赵政似有些不耐,冷冷道,“都赶走。”
李通古应诺退下,赵政把干了的毛笔放入笔洗淘净,重新蘸墨,像终于找到了可以写的内容,兴致勃勃落笔。
“姜禾,孤已放质子归齐。”
魏国太后居住的宫殿中,欢声笑语不断。
一样样魏忌喜欢的食物端上来,歌舞助兴,生辰礼物摆满桌案。
魏国太后五十有余,身穿郑重的绀色深衣,耳珰垂珠,左右插一横簪。相貌稳重慈眉善目。
再三确认魏忌安然无恙,她揩净眼泪,悲声道:“哀家已年近甲,实在听不得打打杀杀的祸事,更看不得你罔顾性命胡作非为。这一遭又是为了什么啊!”
魏忌笑着给太后奉茶,恭敬又顺从道:“被刺杀的事,儿臣已经讲过了,死去的门客也已抚恤。至于失明的事,儿臣这不已经好了,让母后如此挂念,实在不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