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回所有皇权-《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第(2/3)页

    赵俣只能作罢,改为对茯苓个人进行了封赏。

    接着,郑显肃履行她的承诺,将茯苓收为养女,让茯苓在后宫中有了充分的保证。

    术后第二天,茯苓便发高烧。

    叶诗韵用金银花煎的中药给茯苓内服,将蒲公英捣烂给茯苓外敷,又找来了御医给茯苓针灸,调节气血运行,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这么一通捣鼓过后,别说,还真让茯苓有惊无险地挺过了这关。

    李琳和叶诗韵一战成名,在后宫中的地位直线飙升,甚至就连郑显肃都对她们很亲热,还代茯苓送给了她们不少谢礼。

    ……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在制度上还留有五代乱世时期武人政治的遗风,且二者在登基前,便都拥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登上帝位后再凭借强势作风与权谋手段,自然能在朝堂上贯彻自己的意志。

    但是到了宋真宗时期,皇帝的性格不如前两任强势,又经过赵匡胤时期就开始发展的崇文抑武,文人在政治上的话语权自然就大大增加了。

    于是皇帝在对待士大夫的态度上越来越谦和礼敬,变相地也在表面上构成了皇权与相权共治天下的新秩序。

    后来,随着文官制度的成熟,皇权与相权的分工也逐渐常态化。

    到了宋仁宗时期,又强化了言官的权重。

    皇权,相权,谏权相互制衡。

    这一方面让政治更加清明,另一方面也确确实实地限制了皇权的欲望。

    等到宋真宗和宋仁宗父子去世,皇位传承到宋英宗和宋神宗时,这二位皇帝却不甘于自己的皇权被制衡。

    所以,他们俩上位以后,一个搞濮议之争分裂宰辅与天下士人的关系,一个支持王安石变法,使得士大夫分裂成了新党与旧党。

    经过多年的政治积累,宋神宗又罢免了王安石的相位,实现了自己的皇权回收。

    到了赵煦时期,因为变法而产生的新旧党争更趋于白热化,士大夫内部继续斗得两败具伤。

    如此一来,相权和谏权依然在衰弱,皇权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到了赵俣这一朝。

    比起宋英宗、宋神宗(包括赵煦),赵俣这个皇帝在继位之初其实非常弱势。

    这主要是因为赵俣不是从太子继承皇位的,而是由亲王“突然”获得皇位的。

    这使得赵俣几乎没有自己的潜邸近臣。

    ——赵俣登基前任用的大多都是黄经臣、梁师成、童贯这样地位低下也缺乏政治能量的边缘宦官,在最高一级别的权力博弈中,他们这些小人物根本就不够看。

    所以,在赵俣继位之初,所能依靠的只有向太后和她身后的旧党。

    可别人不清楚,赵俣还能不清楚,向太后和旧党更多的是赵俣的政治同盟,并不能供自己驱使?

    这使得赵俣继位以后,必须如宋真宗、宋仁宗那般待大臣以师礼,与向太后分享皇权,从而争取时间获得属于自己的皇权。

    不要以为赵俣在多想。

    你知道那时有些旧党提出的政治口号是什么吗?

    ——嘉佑故事。

    也就是,宋仁宗过世之后,嘉佑年间,继位的宋英宗,即使成年了,也要请曹太后垂帘听政。

    换而言之,有些旧党希望,向太后成为曹太后、高滔滔,而希望赵俣当继位之初的宋英宗、赵煦。

    虽然向太后表现得像是一个无心政治权谋只全心全意对赵俣好的恬淡之人,并且她只垂帘听政了三天,就还政给了赵俣。

    但事实上,一直以来,向太后对于政事的关注,却丝毫都没有松懈。

    事实证明,向太后不但有极强的权力欲望,而且政治手段娴熟,比之高滔滔犹有过之。

    这么说吧,虽然向太后常表态自己无心政治,并支持赵俣亲政,但若是遇到她真心在意的事情,她绝对会明确表达出她的态度,不会轻易做出退让,甚至于,遇到赵俣和向太后有分歧时,向太后还会让赵俣遵从她的意志。

    譬如,向太后颇宠幸李宪的义子宦官李彀,想要给他升迁,但李彀却是一个十足的废物点心,宰执们全都不同意,向太后便直接找上赵俣,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让赵俣给李彀加官进爵。

    赵俣二话没说,就给李彀连升七级。

    事后,赵俣还劝向太后,不要跟宰执一般见识。

    值得一提的是,继位不久,赵俣就不顾向太后的“反对”,给向太后的弟弟向宗回、向宗良迁节度使,向太后的弟侄中没有当官的人,赵俣全都给封了官。

    不难看出来,那段时间,不论向太后想做什么,赵俣都会全力支持,他还会主动给向太后争取好处,十足的孝子模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