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可来自看台上的目光,还是影响到了队友的情绪。 唯一还保持淡定的可能就是二兴了,既没有临赛前的兴奋紧张,也看不到他四处观望的好奇。 这也导致了坎比特对他的抱怨:“我说杨,难道你就没有一点小孩子的心理?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其他州的比赛也像你这么大,我还激动得流鼻涕呢!” 这家伙一直对二兴超越了年龄的成熟诟病不已,或许他是在为两人间交流的话语权缺失而感到了愤愤不平。 老外们都这样称呼他,因为“二兴”的外国读音实在不咋地,读准了还好,读不准的话听起来怪怪的。 所以他干脆拒绝了他们想表示亲热的称呼,一声“yang”听着倒也简单利落。 二兴乐道:“据我所知,你上中学的时候还尿床呢!” “是谁跟你说的?”坎比特大怒。 能是谁跟他说,二兴目前为止,认识的老外只有斯科特和洛根,爱丽丝不算数,因为她是在京留学生,只是在耐克打工罢了。 “别管是谁说的,有没有这回事吧?” “偶买噶,一定是洛根这家伙,因为这件事我在一次比赛现场的采访里说过。” “那为什么会是他,而不是斯科特?” “那家报纸是我的家乡纽约州报道的,洛根那家伙是我同乡!” 两人说说笑笑的就来到了报名地点,运动员不会亲自上前走这个流程,会有代表队的翻译来做这件事。 二兴明显看到那两位大学生模样的工作人员,在扭过头来看自己,应该是他们也不相信居然有11岁的孩子来参加这种世界级的比赛。 不仅是他们,坎比特的身边也有人在问这件事:“你是华国队的特聘教练?听说这一次的百米预赛,最小的运动员才11岁?”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