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本次开幕式姚远记忆犹新,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个是大脚印,一个是卷轴。 大脚印的争议很多。 有说不是现场放的,是提前放的,录好了在当天播。有说全是电脑特效,只有最后出现在鸟巢上空的那个是真的。 不管怎么样,场内没啥影响,他们又看不到。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此刻,五环已经升起。 林妙可出来卖萌假唱,然后全场起立,升国旗,奏国歌。 当文艺表演正式开始,一幅绚烂的卷轴在场地中央缓缓展开,高新技术与中华传统之美在一瞬间融合到了一起。 “哇!” 茵茵拿着望远镜,嗓子已经有点哑,不断拍着他的胳膊:“漂亮!好漂亮啊!” “嗯嗯嗯,我知道好看,胳膊折了!” 姚远也拿着望远镜,现场看别有一番感受。 张艺谋鼓捣一些传统的东西很有水准,别让他讲故事,让他展现形式,表达意境,他往往能做的非常棒。 2008奥运是火树银花不夜天,2022冬奥是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些东西是根植在国人骨子里的,一看就懂,观众与创造者能达成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绝望的文盲除外。 日本人也一样,东京奥运会那阴间开幕式,一个个跟受了辐射似的,观众一瞧,诶,也很有默契。 当然放在电影上,张国师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技法还在,但表达的东西太旧了,甚至与现代观众的想法相悖,以至于觉得莫名其妙,疯狂吐槽。 文艺表演一个小时左右,跟着运动员入场。 观众四点钟进来,已经坐了5个小时,到达第一波疲倦期,纷纷开始上厕所。姚远也去了一趟,洗把脸凉快凉快。 “到哪儿了?” “巴巴多斯!” “巴巴多斯?” 姚远耸耸肩,表示没听过,连小约翰可汗都没讲过的国家,那真是一点价值都木有。 网络时代,信息共享。 你没去过成都,但你肯定知道去二仙桥要走成华大道。 第(1/3)页